新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笔趣阁 > 惊世无为本篇下部 > (28)宗主

(28)宗主

“宗主未卜先知,我未曾料到……”

“这种虚话就不必说了。”归墟不跟他客套,“我只想知道你打算如何处置。”

归墟与归尘距离上次见面不过十年,后者少年悟道,十年后的如今却已不再年少,看起来甚至比归墟还要老十岁。

“师侄可有发现自己老了一些?”

归墟一语把归尘外表已见衰老、有陨道之忧的隐患道破。

归尘就算心有不甘,也无法否认事实,只得默不作声。

“祖师说过,与天命授予者——天帝有约在先,必当遵循,否则便是忤逆天道。我宗既然允诺过诏天帝不悟道者不可入世,亦不能习道术,便应当做到。”

“宗主教训的是。”归尘面带愧意。

“归尘师侄也算我辈之中的天纵奇才,这些简单的道理难道会想不明白?”归墟说到此处一顿,故作纳闷道,“当初我劝你别太宠自己座下首徒,即便天资再高,悟道之前也不可传授道术,否则若他因故入世,便会产生因果,继而牵连师门……”

“怪只怪我当初看他天资颇高,想他悟道只是早晚之事,经不住他哀求就一时心软。”归尘亦是悔不当初,“此乃我之过失。”

归墟继续笑道:“既然知道是自己之过,后来又为何舍不得将他除去?”

“我……”任谁对自己座下资质颇高的首徒都会有几分偏宠,归墟这话问得十分不近人情,归尘却张口结舌,无从辩驳。

半晌归尘才道:“宗主教训的没错。”

归尘此人的确天纵之资,归墟二十四悟道,在道门中算是数百年才出一位的奇才,而归尘不过十八就已悟道,若非心性过于慈善优柔,恐怕能比归墟走得更远,而不是被那“首徒”累得有陨道之忧。

“当初我宗不忍那些不容于世的术法就此失传,这才尽数收归旗下。既是海纳百川,亦在压制。”归墟继续道,“归尘师侄既然在弟子悟道前就怜其天赋传授,就该想到他入世后会带来斩不断的因果。”

“师父”二字,既教又导,岂止是一个称呼?归尘的徒弟走上歧途,因果自然牵扯到他这个传授术法的师父头上。

“而后你还苟且在此地不报,是以为我不会将始末与你联系到一起,还是以为你那首徒总有一天会自己幡然醒悟、自请回道宗领罚?”归墟质问。

“我……”归尘登时再也说不出任何辩白,垂目作揖道,“事到如今,因果已成,那逆徒自然由我亲自前去料理,而后我也会自行了断,定不会祸及宗门。”

归尘长叹一声:“只是我那小徒弟不过五岁,能否托付给宗主,带回……”

“我到想说‘如此甚好’,可惜为时已晚。”归墟并无三言两语把同门逼到绝境的不安,打断归尘道,“否则我也不必出山了。”

归尘豁然抬起头,眼神带着藏不住地慌乱。

“宗主的意思是,因果已经牵连到我宗,即便我和他都死了,也已经来不及了?”

归墟颔首:“大势就像是这茶水。”

他手指轻轻一拨面前的茶杯,将陈茶打翻在矮几上,溢得到处都是。

“大势是谁也无法力挽狂澜的水患。”

归墟说:“‘御魂之术’从根本上掌握了人的生杀大权,本就不是我等能彻底驾驭的术法,你还将它传授给一个尚未悟道又看不清大势的小孩,如今因果牵扯到我宗,势必在世间掀起你我都无法阻止的血雨腥风。”

……

“白景大人。”

随军文书恭敬的声音与空中玄黑的身影一起迎向虞宫羽山道晨曦。

就连飞鸟翱翔久了,也需要降落到枝头栖息,白景睚忻却昼夜不分的悬在那里,他每次开口都意味深长,却鲜少回答凡人的提问,仿佛永远不会下顾,也永远不会落下,让人不禁恐惧。

“羽山道已通。”

文书大着胆子禀告完便退下了。

从空中看去,这条封闭了四年之久的山道里,依旧有绵延十里的冰封桃花。

艳丽的粉色与冰霜被朝霞一燃,火把似的灼红了山道两侧的峰峦。

付寻松从合隘关赶到王城援护湛天谣出城追击叛军之后,便一直镇守在王城,数日前他收到王令后,又即刻启程离开王城赶来羽山。

他从南线赶往王城本就走得很急,根本没有带多少兵马,急行军又走散了一些,除开留在王城驻守的那一部分,真正带过来的南线大军不过只有几万。

面对蜀地与叛军的合兵,居忠及付寻松等人必须倾尽一切,去赌白景睚忻口中那一线生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虞宫众人即将出征之时,不禁回望这条曾经的、唯一一条通往虞宫之外的山道,看它被朝霞笼罩的绝美模样。

面对这般美丽的胜负决战之地,无论是曾经在此驻守多年的居忠与文书,还是一贯沉着的付寻松,都不禁为这条灼红的山道怔忪了许久,直到他们的双目被那华光闪得有些刺痛,这才阖上眼转开脸。

付寻松与居忠再睁开眼时,已经整齐地合拳并单膝跪于湛天谣面前。

双伐二将齐声道:“请吾王下令。”

“恰逢虞宫危难之时,承蒙二位不弃湛氏,该是我向二位行礼才是。”

湛天谣两手各扶起了双伐二将,道:

“预祝二位旗开得胜。”

“同祝吾王。”双伐齐声道。

话音落定,三人分头上马,各自领兵出发。

此时,虞宫一方,兵力共计十万,兵分三路行军。蜀地、叛军合纵九十万余,兵分两路行军。

这场即将展开的、持续十数日的战役,将囊括诸多以少胜多的奇谋与瞬息万变的精彩战局,被后世称为:逆羽之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