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笔趣阁 > 你好,1983 > 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灯(满五百

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灯(满五百

听了刘青山简单描述一下淡水珍珠养殖之后海明珠立刻兴奋起来:“好啊好啊我最喜欢珍珠了我们就养这个!”

刘青山则眨了眨眼:这丫头叫明珠没准还真能靠这个发家。

姓名这东西你要说就是个记号也成但很多时候似乎冥冥之中又有定数。

海大贵比较持重思索一番道:“就是这个周期比较长最少也得两三年才能有收益那这两年我们喝西北风啊村民非得造我这个队长的反不可。”

就你还是生产队长领着村民扒车你到底是队长还是胡子头儿?

穷乡僻壤出刁民越是偏僻的地方民风就越是彪悍海大贵应该就是这一类的代表。

想要短时间就见效的项目哪有那么好找。

刘青山斟酌一番之后这才说道:“我们和春城的农科大那边即将开始一个项目人工培植黑木耳。”

“如果菌种培育出来你们那边呢可以直接在林子里养木耳段基本上能达到野生木耳的品质。”

“到时候木耳晒干轻飘飘的人工背的话也方便背出大山。”

“短期内就搞这个项目长期的话就是淡水珍珠养殖不过你们得派技术员出去学习首都那边密云水库听说搞这个挺好的。”

浪费了不少脑细胞好歹算是给海大贵一个交代。

王教授那边应该也就一两个月就能见成效因为这玩意本身就不是啥高科技的东西手工作坊都能弄。

而且刘青山还根据经验给王教授提供了一些思路直接就能上手。

有了短期和长期这两个项目海大贵也终于满意美滋滋地跟刘士奎和哑巴爷爷喝起小酒。

喝完之后就跟哑巴爷爷相互搀扶着上山去了。

刘青山不放心非要送他们结果被海大贵给撵回去:“你小子要是闲得慌就陪陪我孙女去。”

老爷子咱能不能别提这事!

刘青山吓得都没敢回家直接去找大头大头的对象早就送回去小哥俩聊了一阵开春建大棚的事儿。

直到晚上九点多刘青山这才回爷爷家睡觉。

第二天清晨照例上山等他走到木刻楞前面发现有两个人影正在晨光中闪动。

是哑巴爷爷和海大贵正过招呢刘青山就驻足在旁边观摩。

别看海大贵一把年纪一招一式却劲气内蕴一时间和哑巴爷爷打个旗鼓相当。

刘青山现在终于相信海明珠说他不是对手应该不是瞎吹。

毕竟人家是从小就跟爷爷练武他这个半路出家的拍马也追不上。

这还是哑巴爷爷每天用秘制的药酒帮着他打熬身体呢要不然更废。

场中来来去去的又切磋了十多分钟双方这才同时罢手。

海大贵哈哈大笑:“甘拜下风不服老不成喽。”

哑巴爷爷依旧是满脸憨笑淳朴得像个庄稼汉子没有一丝所谓的高手风范。

刘青山也瞧出来一些门道:两个人看似平手但是海大贵头顶白雾蒸腾就跟顶着个蒸笼似的。

而哑巴爷爷则一切如常显然未尽全力。

如此对比高下立判。

看完热闹接下来就是被别人当成热闹看了。

海大贵完整地观看了刘青山练习的过程包括跟小熊一起被师父胖揍的环节都没放过。

最后哑巴爷爷照例端出来一大碗药酒刘青山喝了半碗剩下的半碗喂给小黑。

这熊娃子自个捧着碗咕嘟咕嘟就往嘴里灌它也喝习惯了不怕苦。

“你对徒弟是真好比亲孙子还亲呢。”

海大贵一脸羡慕最后还拍拍那只小熊:“小家伙也跟着沾光喽。”

哑巴爷爷只是笑而不语刘青山也笑呵呵地望着师父:可不就相当于亲孙子嘛。

于是一起下山今天是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早晨照例是包饺子。

等他们回来家里人已经把饺子包好了放了两挂鞭炮就开始吃饭。

饺子馅是芹菜肉和韭菜鸡蛋的一共煮了两锅。

刘青山发现海明珠的饭量那是真不小反正大姐二姐老姐这姐仨加起来能顶住她一个就算不错了。

“这要是谁娶了当媳妇家里还不得被吃穷喽?”

刘青山开始咸吃萝卜淡操心。

不过他还是能够理解的因为他也这样都是练家子谁笑话谁呀?

吃完饭刘青山就忙活起来正月十五当然要做冰灯。

不过这灯不是家里点的而是要送到父亲的坟前。

正月十五给故去的先人送灯也是当地的习俗。

做冰灯还是比较简单的找个干净的喂得罗装大半下的凉水然后放到背阴的地方水桶里面的水就会慢慢结冰。

一般都是水桶的边上先开始结冰等到一寸多厚的时候把中间没结冰的水倒出去。

因为喂得罗这种水桶都是下面稍细上面粗一些所以直接倒过来一扣里面的空心冰坨子就能拿出来了。

到时候在冰坨的里面点上一根蜡烛一个晶莹的冰灯就做好了。

等吃完晚饭刘青山就抱着冰坨子兜里揣着一根白色的蜡烛跟着村民一起往坟地那边溜达。

只要不是绝户的家家户户都会去送灯。

到了地方天也眼擦黑一盏盏亮晶晶的冰灯点起来坟地里面星星点点的也变得光亮起来。

刘青山立在父亲坟前嘴里轻声念叨一番然后跟着大伙一起回村。走出一里多地他回头遥望只见星星点灯如梦如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